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志学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著名画家王志学:亦师亦友苍岩山

2014-02-10 14:24:15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郝桂尧
A-A+

  在我国,很多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都会选择与自己性格、内涵、气质相似的山水,终生厮守,并逐渐在精神上与它们融为一体,互为映衬,从而到达艺术的巅峰。

  北京画家王志学就选择了河北的苍岩山,洗涤灵魂,孤独对话,倾情表达,这本《苍岩山》画集,就是王志学深入苍岩山区十几年、体悟自然与人生的结晶。

  王志学说,苍岩山对于他而言,亦师亦友,见证了他人生与艺术的成长。从苍岩山开始,他既重视传统,又重视创新;既提升大写意花鸟的技艺,又尝试大气磅礴的山水题材;既从大师们身上汲取营养,又从火热的生活中提炼激情……

  苍岩山,让王志学在“师造化”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精髓,从而使自己站在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之上。

  王志学的第一个艺术符号是鸡。这种陪伴中国人过了5000年农耕生活的动物,像极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百姓们,在王志学心目中,鸡具备“文、武、勇、仁、信、义”六种美德,鸡蛋滋养着他多病的身体,而母鸡成为他描摹的对象。在王志学早期的艺术生涯中,他确实像一只勤劳的雄鸡。

  一是从小对画画就有一种近乎痴迷的喜欢,这种骨子里的自发情绪,也许就是天赋,更何况还有坚韧不拔的努力。王志学出生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边,这里文化底蕴丰厚,名人辈出,这是王志学喜欢画画的基因。他把自己喜欢的大鸡画在书本、墙上、地上,惟妙惟肖,生动形象,被大家称为“小画家”,这个小画家不像其他孩子那么爱动,只要一拿起画笔,就会忘掉其他事物。工作后,他成了国家公务员,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节假日和业余时间,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创作上,不是在画室里挥毫泼墨,就是背着画夹和干粮,到大自然中写生去了,这种特征一直持续到现在。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著名画家袁运甫感叹:王志学把零碎的时间变成一个完整的奋斗目标,所以不断积累着经验、技巧和修养。

  二是王志学非常注重拜师学艺,而且拜的都是名师和大师,这使得他从艺术的起始阶段,就吸取了丰厚、纯正的国学营养,走在一条正路上,打牢了扎实的根基。上初中时,他拜荣宝斋老画师刘永增为师,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吴昌硕画辑》,1985年4月,他拜著名画家陈雄立教授为师,潜心研酌中国写意画艺术的笔墨语言;1990年又得到著名画家尹瘦石先生和著名作家、画家管桦先生妙手点化指教,艺术造诣、文学修养日渐深厚;经尹瘦石举荐,1994年12月被齐白石大师高足卢光照先生收为入室关门弟子。老艺术家们的一言一行,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王志学的心灵,他不仅学到了画画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就是从老师陈雄立那里,王志学第一次听到“苍岩山”这个名词。

  三是王志学非常注重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做人比较纯粹、善良、简单、热情、低调。与现在画家不同的是,王志学画画不是为了物质追求,而是一种迫切的精神需要,一种自然自发的感情流露。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他感受到了愉悦和美好,也要表达自己的热情和忠诚,同时探求民族信仰的真谛和艺术的真正内涵。基于这一认识,他远离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世俗喧嚣,尽量使自己处于一种纯净状态,使心灵不受污染和干扰,于是,他的艺术世界不断壮大,一切美德都显得那么自然天成,毫无做作之感。即使成为颇有成就的大画家,无论是什么身份的人来求画,他都会微笑着满足。这种人品和人格,是王志学能够成为杰出艺术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志学成功了,在中青年画家中,他的大写意水墨独树一帜,其作品既尊重传统,深得大师们的真传,又大胆老辣,自由奔放。恩师卢光照给王志学的画室起名叫“海天楼”,并在王志学的画上题句。老书法家、诗人萧劳,尹瘦石以及陈雄立,都先后在他的画幅上题诗题句。著名作家管桦,更是在卧室和客厅里都挂上王志学的画,以示喜爱。

  然而,王志学并没有满足,与老师们相比,他总觉得自己还差点什么,他渴望进入一片新的天地,跃上一个新的高度,力求在境界上与大师们接近一些。苍岩山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他的视野。

  相对于繁华的大都市北京,位于河北井陉县的苍岩山显得过于遥远。苍岩山既有奇特、幽静、秀丽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素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惟苍岩”之美誉,它成为王志学的第二个艺术符号。

  从1991年开始,王志学第一次来到苍岩山,从北京坐火车半夜到井陉,天亮以后换成长途车到苍岩山。扑进苍岩山怀中,王志学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仿佛是遇到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心是相通的,情是相融的。那里有一种非常强大的气场,宁静,祥和,让王志学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他再也不愿离开。那个假期,他整整画了七天。从此以后,他的大部分假期都交给了苍岩山,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20多年过去,苍岩山,引领王志学站在一个更高的艺术高地上。

  第一,从书斋的写意花鸟中走出来,王志学进入最能体现中国水墨精神的山水画领域,“搜尽奇峰打草稿”,一下子打通了与鲜活历史、自然、文化、生活的关系,绘画有了坚硬而恒久的支撑,画自然而然从心中流淌而出。苍岩山,富含着现代画家缺少的现场信息量,声音,色彩,形状,味道,在历史的记忆和现实的场景中,不断激发着王志学的感情冲动,让他画面的意味和境界大为提升。客观景象经过画家心灵的禀赋,建构了新的视觉结构,山水、植物、建筑都呈现出鲜活的姿态,王志学的山水,真正体现了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彩。“反弹琵琶”,让他的写意花鸟也有了山水的大骨架、大气魄和大视野。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画展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画家看了王志学的作品很激动,他说:“现在,很多人都在屋子里凭想象画画,而王志学的作品来自于现实。这棵白玉兰,就像活生生的,包括它的气势,它的纹理。王志学通过不断到大自然中写生,跳出了传统的花鸟画语言,他画的就是自己。”

  第二,苍岩山让王志学脱离了世俗躯壳和纷繁生活的干扰,在吸收山水滋养中,精神不断壮大,心灵近乎透明,“澄怀观道”,于是才能在客观存在的具象中,发现山水的生命和灵魂,主观和客观高度统一,达到了“形而上”的真谛,完成了从“师自然”到“心自然”的华丽转身。静坐在苍岩山里,王志学觉得面对大自然,人实在是太渺小了,这里的淳朴乡亲、峭拔山峰、悬空古寺、残垣断壁、灵异植物,还有传说故事,就这么走进王志学的灵魂深处,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有两种树给王志学以强烈震撼:一种是千年古檀,它本来只在南方生长,却在太行如钢似铁的岩石山上,落石生根,实属罕见。王志学笔下的古檀,根系百态,树形各异。或钻石而出,根茎沿石缝而生,如龙爪抓地;或依壁而长,根须绕石而长,似锦蛇盘石;或破洞而生,根茎疙瘩裸露,像金光发亮。那古檀,已经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一种象征,一种民族力量的象征,一种人生境界的体悟。还有一棵千年古柏,半裸的根部紧咬着一块巨大的岩体,像数条盘龙熔铸在一起,稳稳地托着沉重的树身,迎风而立。树身扭曲得有些特别,不管身躯扭成几个弯,伸出几根枝干,总是追着初升的太阳,朝着东方延伸、生长。根部像曾被雷击过,被劈断的那个枝杈忍受着摧残与磨难,默默地活了下来……这是一种怎样的苍劲之美、悲怆之美、残缺之美,这种美是天造之美,宇宙大美。在一瞬间,王志学感受到了“天人合一”的大境界,他成为一棵精神之树。

  第三,苍岩山造就了王志学新的绘画语境,苍岩山的险峻、高拔、幽深、灵动,变成他笔端的线条、结构和节奏。王志学的作品,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抑或人物,既大气磅礴,苍劲老辣,意蕴厚重,又层次丰富,松动自然,妙趣天成。因为成竹在胸,他可以在很局促的狭小空间里,画出丈二大作;还可以在人声嘈杂中,静如处子,充耳不闻。为了展示自己在苍岩山的收获,2006年10月10日,“王志学近作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其中很多画作都来自于苍岩山。2007年12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王志学的散文集《苍岩山的回声》,里面配有多幅苍岩山的画作。其中两幅关于苍岩山的大画,其长度分别为15米和20米,宽55厘米,这是王志学作自现场的写生精品。每一幅都用去他7天时间,也就是一个黄金周长假。《苍岩山胜境图》,以苍山书院开卷,接着是书院午荫、苍苔碧藓铺险石和林深处处听幽琴,把主要景点融入卷面,配以古柏檀林,曲径通幽,显得胸有成竹,也很灵动和鲜活。整幅作品,结构精严舒展,生动简朴,笔墨以线为主,运断有力,渲染丰厚,气势如虹,自成一格。管桦在上面写了《题王志学苍岩山写生图卷》的跋,称王志学“图山河之灵气以养性,写花鸟之神以悦情”。还有一幅《太行群峰惟苍岩》,整个画面很满,通过墨的变化,让人感觉到苍岩山的力量和精神。山是画的主体,像天地间立着的燕赵汉子,风骨如铁,气魄如山,中间有寺庙和农舍隐约闪现,也有苍松翠柏,万丈危桥,还有白云飞瀑,既大胆自由,又细致入微,确是精品佳作。王志学把苍岩山的精魂抓来了……

  苍岩山,让王志学成为一个有着独立艺术风骨和精神的成熟美术家。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先后为他出版过《王志学画选》《王志学画集》及散文集《海天楼随笔》《苍岩山的回声》等10本画集和散文专著。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他曾在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山东李苦禅纪念馆、景山公园绮望楼、中华世纪坛等成功举办过个人画展。特别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馆这样的艺术殿堂,王志学的画能得到专家、学者和诸多著名画家的高度赞赏,实为不易。

  这本《苍岩山》画集,收入王志学描绘苍岩山的精品力作百余幅,既有微观写生的直抒胸臆、即时的感情触发,恢弘的山水长卷、狂放的纵横驰骋,又有画家对于苍岩山历史、人文和人民的深刻感悟,对苍岩山诗意精神的阐释。其中有五幅长卷,均长达10米以上。它的出版,说明画家已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达到了较高的绘画水准。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王志学本人并没有满足。他说,艺术如登山,我现在还在半山坡上,离真正的顶峰距离尚远,所以要攀登不息。在峰回路转的登山路上,苍岩山,只是一个中间站,而要登上艺术的最高峰,无论是道德境界、思想水平,还是艺术视野、操作技艺,自己距离大师们还有相当的距离。

  正因为如此,从2013年开始,他又开始寻找自己的第三个艺术符号——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世界运河史上的里程碑,大运河既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是王志学幼年的生活背景和艺术启蒙地。他准备用数年时间,踏遍运河两岸,搜集创作素材,酝酿创作情感,创作出一幅王志学版的“运河长卷”。

  有了苍岩山的“刚”,再加上大运河的“柔”,刚柔相济,自然与人文融汇,王志学的艺术前景不可限量。这使我对他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郝桂尧新华网山东分公司总经理兼总编辑,著有《孔繁森》《朱彦夫》《俺是山东人》等专著12部。】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志学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