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京杭大运河图卷》简介 王志学《京杭大运河图卷》,创作于公元2018年5月,完稿于公元2020年10月,历时三年。图卷长50米,宽0.53米。由北京北部巍峨壮丽、满目春色的万里长城开篇,向南描绘京杭大运河北的端发源地白浮泉、昆明湖、什刹海等特色景观,将大运河前世与今生的大幕徐徐展开: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的两岸风光、人文景观逐一展现;泼墨赋彩于笔端的113个景点,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途经运河的沿岸上。画面最上端描绘的古运河开凿、漕运、征战、市景、典故等场景时隐时现,将历史与现实的空间延展开来,让历史的长河在回顾与遐想中呈现着勃勃生机。 二,北京段简介 北京是京杭大运河的北部终点,北京地区运河系统开凿可追溯到秦朝。公元605年,隋炀帝从政治、军事需要出发,从洛阳开永济渠直到涿郡(北京),终点为通州张家湾。元大都建成后,北京人口增至50万,解决漕运成了当务之急,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从北京北部的长城脚下,引龙山东麓的白浮泉水,向西南迂回入昆明湖,最后至积水潭,并主持开通了通惠河。南北大运河终于从通州张家湾深入到了北京城,积水潭也成了“舳舻蔽水”的京杭大运河北端终点。 《 京杭大运河图卷》从北京北部八达岭长城开篇,春回大地,山花盛开。
丹顶鹤们由北向南,从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群山中飞来,伴随着莽原大泽中的马群的嘶鸣,
穿越过元朝的时空,即将在京杭大运河的水源发祥地白浮泉溪水中嬉戏畅游,繁衍生存。 白浮泉,位于北京城北昌平区化庄村东龙山东麓,又名龙泉,白浮引水工程的源头。画面中,白浮泉的右上方,描写的是元世祖忽必烈与其重臣郭守敬为引水济漕,解决元大都城的漕运,实地勘察,引白浮泉水作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的场景。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白浮堰建成,当年建有水池,将水围起,流水出处有青石雕刻的九个龙头,取名九龙池。 泉水自龙口喷出,有“九龙戏水”、“九龙喷玉”之称。
白浮泉上方的龙山山顶,有明朝洪武年间,在元朝旧址重建的都龙王庙,是北京最大的奉帝王之令修建的龙王庙,有“龙王之首”的美称。白浮泉水流出九龙池,顺西南河道而流,便进入了昆明湖。 昆明湖,古称“七里泊”、“瓮山泊”、“西湖”等,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湖泊,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水系。
昆明湖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总面积3000亩,元代始为通州漕运的水源地。 画面的左上方绘有玉泉山顶之塔--玉峰塔。
昆明湖水最早由白浮瓮山河水注入补充,后来由玉泉山东之玉泉水汇流而成,由北长河自东北角进入,然后自东部流出,一部分供应京西水田及圆明园、清华园等园林用水,这部分水量约占出水量的三分之一,最后都流入清河;
其余三分之二水量经南长河、长河流经紫竹院,过高梁桥,进入了积水潭。 积水潭, 元朝时的积水潭包括今前海、后海、西海三湖,也称什刹海。
元朝廷打造了八千多艘运河槽船,每天川流不息地把来自江南的漕粮运到大都积水潭码头。这条河道不仅解决了运粮问题,而且还促进了南货北销,进一步繁荣了大都城的经济。来自全国的物资商货集散于积水潭码头,使其东北岸边的烟袋斜街和钟鼓楼一带成为大都城中最为繁华的闹市。 景山,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景山公园内,西临北海,南与故宫神武门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园,公园坐落在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公园中心的景山曾是全城的制高点。
景山历史悠久,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金世宗在辽瑶屿行宫的基础上建太宁宫,并开凿了西华潭(今北海),在此地堆成了小丘,这就是最初的景山。 紫禁城角楼,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座四面凸字形平面组合的多角建筑。
屋顶有三层,上层是纵横搭交的歇山顶,由两坡流水的悬山顶与四面坡的庑殿组合而成,因这种屋顶上有九条主要屋脊,所以称作九脊殿。 东便门,是北京城东南端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
东便门于公元1958年拆除,现存的东便门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在元代修建大都城时,为解决南方大运河通往大都城的漕运,郭守敬主持疏通了大都城至通州的通惠河。北京地区的地势为西高东低,落差达20米。从杭州南来的漕船,由北运河经通惠河驶往大都城,如此大的地势落差,是难以行船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郭守敬在通惠河上建有11处控水设施,共24座闸,以利行船。东便门外的大通闸作为头闸,是连接大运河与北京城的重要节点,也是货品和客流下船进城的地方。东便门及大通桥附近的水系,是元、明、清三代城市水网的枢纽,它东连通惠河,向北是西护城河,向南是外城护城河,正西是前三门护城河。高梁河水从玉泉山到西直门后分成三路,到东便门又全部归入通惠河。 通州,是北京的东大门,北运河的起点,是京杭大运河段通惠河和北运河的交接处。通惠河通州段,西起八里桥(原名永通桥),向东至通州北关闸,汇入北运河,长约五公里。北运河通州段,北起北关闸,向东南至杨洼闸,长约40公里。通州历史上曾经是仓储、漕运的重地,是江南、塞北物资交流的枢纽,素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美誉。“运河水长长,满河里走皇粮,两岸买卖铺,吃饱喝足了有地儿住,四通八达都是路”。一首通州民谣,形象地说出了通州大运河的重要作用。
通州作为历史重镇,如今又承担着城市副中心的历史重任。 燃灯佛舍利塔, 清朝诗人王维珍诗曰:“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浦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诗中说的“塔”,就是通州燃灯佛舍利塔。
它位于京杭大运河北端西畔,通州古城北垣“三教庙”(儒教的“文庙”,佛教的“佑胜教寺”,道教的“紫清宫”)之内,为八角形13层砖木结构密檐式塔,塔高56米。此塔初建于北周,因古代的通州为多条河流下梢,每逢雨季,三面来水,经常闹水灾。按当时的风俗信仰,于北周晚期,在四河交汇的高岗之地,也即潞河西岸不远处建成该塔。多少年来,燃灯佛舍利塔傲然屹立,一直是三千里运河第一座塔,是通州城和通州人民性格之象征。 大光楼,原名验粮楼,又称坝楼,始建于明朝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同治年间重修,南北添建平台各三间。明清坐粮厅官员,在此验收漕粮,故也叫验粮楼。位于大运河与通惠河交汇的北关闸处,是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南北货物集散地。清乾隆帝东陵祭祖,途经通州,曾在此登楼小歇,观赏叹赞。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焚烧大光楼,随着漕粮改由火车运输,漕运荒废,石坝废弃,大光楼不复存在。公元2008年,一座崭新的验粮楼重新伫立在大运河畔,为大运河增添了新的风韵。 漕运码头 ,漕运是封建王朝经由河道向指定地点或都城大规模运送粮草的活动。由于漕运主要运输粮食,久而成习,于是又演化为古代利用水道运输官粮的专用名词。码头,是指船只停泊处,而运送漕粮及各种物资、人员船只的停泊处,叫漕运码头。
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保证大都城粮草供应,明确规定了漕运行程的期限。江南粮食的征收一般在每年10月开始,征收后进行装载,12月沿大运河北上,第二年二月到达淮安,三月至山东,四月至通州。漕粮运至张家湾,再经过通惠河转运至大都城。通州作为北京漕运的港口,境内有北运河、通惠河,河道两岸码头密布,而众多码头中有两处最为核心,一处为张家湾码头,另一处为土坝、石坝码头,但两处码头并非建于同一时代。辽代时开凿的萧太后河在张家湾汇入北运河,张家湾由此开始了作为漕运码头的历史。元朝时开凿的通惠河也在张家湾汇入北运河,南方的漕运船只在张家湾经通惠河直抵大都城,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张家湾的水利枢纽地位。 大运河森林公园,位于通州新城北运河两侧,北起六环路潞阳桥,南至武窑桥,河道全长约8.6公里,左堤长8191米,右堤长3639米,总建设面积713公顷(约10700亩)。其中水面面积约2500亩,绿化面积约8200亩。公园于公元2009年4月开工建设,公元2011年4月15日正式开园。 张家湾,位于通州城区五公里处,是通往华北、东北和天津等地的交通要道。
辽金以来,燕京(今北京)成为政治中心,张家湾地区随之经济兴盛,人文发达。随着金朝修建中都城池,经东南河运兵输粮,“在潞水之滨”造船伐宋,张家湾和通州一样,地位更显重要。张家湾的得名,始于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大都(今北京)蝗灾乏粮,张瑄等自东南“造平底船60只,运米四万六千石,从海道至京师”,溯潞河北上,因停船于此,命名“张家湾”。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京杭大运河全线开通,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郭守敬主持开挖的通惠河于张家湾入潞河,河运、海运成为维持元代统制的命脉。这种形式,也使张家湾先于通州而成为重要的码头和物资集散地。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